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2001年新乡市65岁及以

通过这篇文章,您可以了解到这些问题:新乡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新乡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护理型养老机构

原标题: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

文章摘要:2001年新乡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7%,紧随全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随后的十余年中,人口老龄化状况逐年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激增,养老服务业的整体发展速度、模式和质量面临严峻的考验;;(四)针对高龄、空巢、失能老人,发展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养老院走医养结合之路,打造养老服务业专业品牌;

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

根据统计上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国际上某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以上,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7.0%,正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的社会关注度逐年高涨。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我国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未富先老”“跑步前进”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几大伴生问题日益突出:人口年龄结构极速转变,空巢老人现象突出,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年抚养比逐渐攀升等。2001年新乡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7%,紧随全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随后的十余年中,人口老龄化状况逐年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激增,养老服务业的整体发展速度、模式和质量面临严峻的考验。要不断适应和满足养老服务的各种需求,形势不容乐观。新乡市社会经济调查队通过走访、访谈、问卷等形式开展了系列调查,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经济发展和养老服务业的需求探求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剖析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提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一、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背景

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底全市60-64岁老年人口15.6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9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2.9%和6.8%。至2010年底,全市60-65岁老年人口已达24.6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4.7万人,分别达到常住人口的4.3%和7.8%。

老年人口抚养比(也称为老龄人口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2010年新乡市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1.0%,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60-65岁老年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上升了1.4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上升0.88个百分点,未来养老压力将会逐步增大。

(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养老服务需求压力倍增

利用2010年“六普”数据和CPPS统计软件,我们对新乡市未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比重的趋势做出了推算预测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 2011-2050年新乡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预测

年份

65岁及以上人口数

比重(%

2011

467273

8.1

2012

487911

8.5

2013

510812

8.8

2014

540543

9.3

2015

573030

9.8

2016

604324

10.3

2017

638441

10.8

2018

671487

11.3

2019

706230

11.9

2020

742198

12.5

2021

769326

12.9

2022

803862

13.5

2023

825232

13.9

2024

832324

14.0

2025

841960

14.2

2026

832643

14.0

2027

849885

14.3

2028

911240

15.4

2029

948232

16.1

2030

989308

16.8

2031

1031998

17.5

2032

1062888

18.1

2033

1110381

19.0

2034

1146255

19.7

2035

1190836

20.5

2036

1221826

21.2

2037

1248988

21.7

2038

1267091

22.2

2039

1278083

22.5

2040

1277825

22.6

2041

1277961

22.8

2042

1272711

22.9

2043

1273982

23.1

2044

1274780

23.3

2045

1276167

23.5

2046

1273593

23.7

2047

1274213

24.0

2048

1265465

24.0

2049

1254971

24.1

2050

1251120

24.3

图1 2011-2050年新乡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预测图

据2016年全市人口抽样调查汇总样本数据(抽样比为1.48%)显示,新乡市常住人口574.3万人,60-65岁老年人口数量为32.1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56.8万人,分别占全市总人口的5.9%和 9.9%,比2010年上升了1.6%和2.1%。综合分析以上数据,新乡市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加速、持续、高速加剧阶段。因此,只有大力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

(三)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比,呈现“未富先老”特点

对比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成熟,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发生,也成为经济发达的表现之一。同时,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保驾护航。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保障机制发展基本同步,当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具备较强的社会调节能力与物质保障基础。就河南省和新乡市来说,则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进入的人口老龄化阶段。这种老龄化发展超前于现代化的状况也意味着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因此,新乡市人口老龄化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差,发展需求相对急迫而且难度较大。

二、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成效

近年来,全市围绕建立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资源,在各界社会力量的支持之下,使得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服务结构更趋多元化、合理化;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更广;养老服务队伍更加充实优化;养老服务业投入更大更有保障;养老服务管理更加规范。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惠老政策不断调研出台

自2013年到2017年间,新乡市先后出台近60多涉及老龄工作的政策,围绕老年服务设施建设、老年政策法规落实、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敬老宣传教育活动、健全组织机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实施了有效推进措施。2013年,对90岁以上老人实施普惠性补贴,2014年又将80岁以上特困老人纳入了生活补贴政策范围。2015年,新乡市在全省率先开启“敬老意外伤害保险”。2017年4月1日起,市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座公交车。截至目前,已为348780位老人办理免费公交卡, 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103880位。

同时坚持开展“百名律师为老服务活动”,对老年维权实行“三优先”制度;“1+1”红十字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将市区54名“三无”特困老人和5所大专院校志愿服务队对接,按一对一、多对一形式开展助老志愿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二)养老设施逐步完善

新乡市通过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政策,分期分批新建、改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以提高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

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产业示范园区3个,累计新增各类养老机构325家,新增床位6102张。各类型养老服务机构已发展到556家,其中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87所,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老年生活服务中心等104所,农村幸福大院291所,公办养老机构77所,床位2034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2 张,高于全国 29.5张的平均水平。

(三)以“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养老机制创新

为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新乡市探索推出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协议合作,利用社区医疗服务资源开展了医养结合,向老年人开展送餐服务、生活照料、上门义诊、清洗衣服等活动。自2015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医养融合试点以来,全市已建成29所医养融合机构。通过“12349”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中心等为老服务单位,对诸多涉及养老服务、养老消费相关企事业单位调研,从资源整合、异业联盟和为老积分共享让利设计等入手,创新市场运作思路,整合社会涉及为老服务各方资源,实现政府主导、异业联盟、盘活市场,动员和激励了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4月27日,新乡市首创的“12349”居家养老网络服务中心成立,并积极拓展“12349”养老服务功能,依托“12349”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构筑10分钟社区养老覆盖服务圈。2015年,“12349”服务网点覆盖全市,2017年“积分养老机制”被列为省委改革办的重点改革项目之一,并入选中央改革办《改革案例选编》。中央、省、市的20多家媒体对我市积分养老机制进行了集中采访。

(四)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不断规范

5年来,全市共举办养老护理师考前培训、全市养老院管理人员培训、全市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培训等培训班10期,内容涵盖了消防、财务管理、安全管理、护理技能等方面,受训人员达2000余人。2014年,成立了新乡市养老护理技术培训中心,启动每年与国家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老年学学会合作举办养老服务护理员(师)培训班,当年举行了首届新乡市养老护理技能竞赛,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举办的各类护理培训班,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持证上岗率达85%;2017年4月,市举办了全市养老机构业务管理系统培训班,全市87家养老机构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每周五下午,夕阳红养老院、香山颐养院、高新区金夕养老中心等养老机构按时通过网络平台上报安全管理情况。

同时,为丰富敬老项目,完善助老服务,创新实施了“敬老安康幸福工程”,将“雷锋月”“重阳节”期间的突击式敬老活动转化为常态化工作。2016年,全市组织了37个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敬老院、养老院和社区、乡村等,开展各类助老志愿服务活动220余次,参加志愿服务人员达3200多人次,受助老人达3130人。为推进实施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目标实现全覆盖,启动了第五个敬老月活动,大力开展“关爱老人健康亮晶工程”“情暖夕阳爱晚工程”“助老志愿服务”等活动,有力地助推了全社会孝老敬老氛围。

三、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在服务对象范围上,处于以失能老人、孤寡老人等传统的服务对象为主向将所有老年人口纳入服务范畴的扩张阶段;在服务内容上,处于以简单生活服务为主向专业化、多元化、标准化服务的发展阶段。在提供服务的主体上,处于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向联合各方社会力量延伸服务的过渡阶段。

为了更深入的分析研究我市养老服务业的现状,我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167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到老人的养老意愿、养老需求,子女的赡养方式选择等,并走访了数家养老机构,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新乡市养老服务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社会化养老意识不足,受传统思想束缚,严重影响民众的养老意愿

调查访问和问卷结果均显示,绝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接受社会化养老形式。调查显示:共有122位老年人愿意并希望与子女-起居住,占总样本量的73.1%,45位老年人表示不愿意与子女一起居住,占26.9%。在问及是否愿意入住养老院时,有137位老年人表示不愿意,占比达到82.04%,仅有17.96%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入住(见图3)。在问及“您认为养老主要靠谁?”时,回答“子女和家人”、“自己”、“政府和国家”、“社会”的老年人分别为98人次、75人次、54人次、18人次(见图4)。这说明,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依赖程度较高,社会化养老意不足,对社会化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在问及受访老人子女的态度时,有150人明确表示,不希望将父母送至养老院。

现阶段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虽然求新求变,逐步向好,但大多数人对该行业仍认识不足。目前新乡市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一方面多数老年人没有形成选择养老机构养老的意识,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不仅认为养儿防老或者到养老机构养老会丢自己和儿女的面子,还会产生心理落差,认为如果自己选择社会养老或机构养老就表示自己被子女冷落嫌弃,宁愿降低生活标准待在家里“凑合”;另一方面,从子女的角度来看,尽管他们面临着激烈的工作竞争和工作压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坚持自己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其服务质量必然受到影响;再者早期的养老机构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护理人员不专业,服务单一等问题,事故和负面新闻频发,儿女不愿送老人到养老机构。

(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多元化,传统服务内容和形式难以满足其实际需求

针对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内容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本次调查了老年人对保姆清洁等家政服务、陪聊服务、代买服务、送餐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等的接受意愿。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文化娱乐服务、医疗护理服务、保姆清洁等家政服务的接受程度较高,以上各项均有超过65%的老年人表示愿意接受;而对陪聊服务、代买服务、送餐服务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老年人对公共文化服务有较大的需求,希望相关部门提供更多的精神养老、公共文化、社区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很多老年人希望服务形式更加灵活便利,服务的时间、地点和方式都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趋势下,尽量为居家老人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但如今在老龄服务产品的市场上,供给比较单一,产品倾向于同质化。新乡的老龄服务业市场中,仍然以生活护理为主,在为他们提供的产品中并考虑到他们需求的多样性。比如在生活护理服务方面,对于不同病症的老人,并没有去匹配相应的专业人员去照料,饮食上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去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养老机构财政补贴难以落实

为支持和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新乡市政府在2012 年和2014 年先后出台两份重要文件:《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意见》[新政(2012)25 号]和《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新政(2014)8 号]。根据文件规定,政府对养老机构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主要包括:(1)建设补贴。对社会力量新建(自建房和租用房)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在50 张以上(含50 张),自建用房每张床位补贴900 元,租赁用房租期5 年以上的每张床位补贴600 元。(2)运营补贴。每张床位每年600 元。(3)用水、用电、供暖、用气(燃料)等价格与居民用户同价,并免收相应的配套费;免收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4)利用福彩公益金对各养老机构进行资金扶持。

而据了解,目前我市各区(市)、县对养老机构的资金扶持主要来自“福彩公益金”,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并没有落实。用电方面,大部分养老院享受到了与居民用电同价的优惠,但仍有少数养老院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由于大部分养老院在老城区或城郊,没有集中供暖,冬季多依靠空调、电暖器或电热壁挂炉取暖,较高的电价无疑加大了养老院的支出成本。如新乡市夕阳红老年护理院用的电每度0.825 元;比居民用电价格高了近三毛钱。虽然文件规定天然气和有线电视接入上免除养老院的开口费,实际上往往得不到真正执行。据市郊某养老院院长介绍,燃气公司天然气开口费要六七万,有线电视开口费也要两三万。由于资金不足,养老院只好改用罐装液化气,用卫星接收器或宽带解决看电视的问题。

总之,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要从文字变成现实,才能真正促进全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四)高龄、空巢、失能老人逐年增加,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人数存在巨大缺口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总数大致为4063万,占老年人口比例的18.3%;以此比例推算,按照国际标准每3个失能老人配备一名护理员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多万护理员。从新乡市的具体情况来看,2016年全市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8万人,按照18.3%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比例的进行测算,需要专业护理和照顾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0.3万人。而事实上,新乡市目前养老服务机构虽数量较多,但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人员稀缺,各大医院、护理机构长期招聘专业护理人员的信息比比皆是。因此,老年人口护理需求基数和增速庞大而且惊人,应引起对于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视。

(五)护工队伍素质不高,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养老服务业长远发展

护工是护理老人的专业人员,是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他们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老院的服务水平。目前新乡市养老护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护工年龄偏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养老护理员的年龄,男性为16 ~ 55 岁,女性为16 ~50 岁。事实上,在养老院里,女性护工比例较高,一般都在80%以上。她们的年纪大部分在45至55 岁之间,多是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住院的老人以心脑血管病人居多,多有语言、运动方面障碍,护工要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年轻人很少愿意长期坚持;二是护工文化水平偏低,且专业知识匮乏。新乡市的护工在上岗之前,一般只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每年市老龄办都会组织对辖区内养老院的员工进行免费培训,地点一般在荣康医院,2015 年培训护工400 多人次。培训后,护工可以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但由于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等原因,护工对一般的护理还能够掌握,而对于比较复杂的护理工作就难以胜任。他们缺乏对护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及对护理员职业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护工都认为:只要在家照顾过老人的人,均能胜任护工这一角色,护理老人是不需要太高深的专业知识的。所以大多数养老院的护工能做的仅限于对老人基本生活的简单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方面的护理技能匮乏,对老年人精神慰藉层面的需求更是难以满足。

(六)大多数老年人收入不高,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虽然新乡市的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老年人收入水平较低,养老消费力较弱,老年人目前的收入水平难以交付养老机构的养老费用,老年人消费能力较弱严重制约着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新乡市某社区小型老年护理中心为例,入住老人护理费的高低与护理级别成正比。老人护理共分为五个级别—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与之相应的收费标准分别为3000元、2800元、2600元、2400元、2200元,这仅是基本的护理费用,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纸尿裤、手纸等另外收费。然而,《2016年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新乡市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93元,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元,仅够交纳2200元的四级护理费。2016年河南各地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排名中,新乡市43872元,倒数第二,仅高于鹤壁市。换算一下可知,新乡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约为3656元。与新乡市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相比,社区小型老年护理中心的收费已经不堪重负。

同时,过去的几年,新乡市养老床位虽有大量增加,但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条件较好的高端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型养老机构床位闲置。养老机构的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供给侧问题突出。

四、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宣传,引导老年人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接受更适应社会发展的消费观和生活理念。

当前老年人的消费观念普遍趋于保守,部分老年人不愿意接受市场化的养老服务,相当大一部分老年人选择积攒积蓄在家养老,使得养老服务缺乏消费市场,这必然制约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转变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一是政府社区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消费知识,转变消费理念,使其意识到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将是未来养老的必然趋势和养老机构、社区养老的优越性,帮助老年人转变在家养老的传统观念。二是引导老人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即使是居家养老,也可以享受和参与到养老服务业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转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促进老年产业行业的发展。

(二)结合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消费需求,调整养老机构发展方向

不能一味的追求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数的逐年增加,忽视老年人真正的消费心理。应针对老年人要求舒适度高、实用性强和实惠力度大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发展老年产业。尤其是老年医疗保障行业、老年食品行业和老年精神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不断完善,为老年人创造更多更好的适合老年人的产品用品。同时,对老年消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不能懈怠,加大对老年商品的检查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使得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深入老年人内心,积极引导老年人消费,为老年人消费生活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养老服务业才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三)协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促进社会慈善事业与养老服务业结合

近几年,各级政府为养老服务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执行与落实这些政策是需要后期的督查、反馈和改进等后续环节来支持的。政策或文件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有相应的督查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因此,市政府应考虑要求各县(市)、区财政必须将对养老机构的支持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把是否将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落实到位作为考核各县(市)、区政府领导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针对养老行业缺少慈善捐助的现状,政府可制定一些政策,如减免税收等政策优惠,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向养老院捐款捐物。“推动慈善事业与养老服务事业的良性互动。借助各种新闻媒体,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弘扬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同时,创新劝募和捐赠方式,开通多种捐赠渠道,把老年人作为慈善事业帮助的主要对象。”(李克强)

(四)针对高龄、空巢、失能老人,发展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养老院走医养结合之路,打造养老服务业专业品牌

长期护理服务有别于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这三类特殊群体,需要养老护工给予更多的专注和投入,从健康护理、精神慰藉和疾病治疗等多方面打造专业的养老服务品牌。

在机构养老做好做专的同时,还可以借助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护条件,开展医养结合之路。政府拓展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养老院扩大了业务范围,增加收入来源;合作医院内开设医养病房科室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激活了医院里闲置的医疗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老年人在养老院除了养老,还可以就近获得医疗方面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人对专业化医疗卫生和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的需求。可谓一举多得。

(五)提高养老护工的专业素质和待遇薪酬,规范养老机构和护工双向用人机制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养老护工的待遇薪酬较低,一般仅持平或略高于全市最低平均工资,私人或小型养老院通常不给护工缴纳保险。这样的薪酬待遇,一方面无法吸引具备专业素质的护理人员入职,另一方面缺乏保障的工作使得护工人员没有归属感,人员流失率较高。在提高养老护工护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规范双向用人机制,为护工提供更多的劳动保障,激励有熟练护理技能的护工更有积极性的从事养老服务行业。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养老系统经理(主导多个民政及养老机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