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养老典型案例(智慧养老提案)

文章摘要:静安养亲苑是全市首个将“虚拟养老院”与“数字化养老院”深度融合的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自今年8月试运行以来,目前已为静安寺街道、徐汇区等4个区100多个社区的1500多名老人提供服务,累计服务24小时近2000人次;智慧养老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国内智慧养老领军企业——禾康智慧养老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各类智能设备、互联网应用、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专业化服务团队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结合养老产业的实际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并结合相关资源,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为您推荐文章知识点:智慧养老提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上海智慧养老典型案例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智慧养老提案

智慧养老提案

智慧养老提案成为关注焦点

近年来,国家鼓励养老产业发展,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发展。随着国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养老相关产业创新思路与实践,正在成为养老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智慧养老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的概念是将“智慧”融入养老产业链的一种新兴产业,即智慧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 号),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工作目标。2018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及政策文件不断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目标,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目标,这让“老有所依”朝着更加“老有所养”的方向迈进。

这不仅要求了养老服务市场的改革,更要求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当前,面对许多老年人需要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专业化、高质量、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产业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在政策的引领下,养老服务行业不断提质增效。

在“互联网+养老”方面,互联网养老平台不断涌现,老年人的生活信息和服务信息都被囊括其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平台实现各项服务需求的在线申请,并享受相关的服务。

在“互联网+养老”方面,江苏出台了省级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通过对老年人的能力进行评估,以制度和标准的形式形成养老服务的标准化体系。

上海智慧养老典型案例

上海智慧养老典型案例

上海智慧养老典型案例——静安养亲苑

上海“虚拟养老院”入驻,上门提供服务

“虚拟养老院”入驻,静安养亲苑拥有自己的社区服务中心,可为老人提供日间托养、临时托养、上门照护等服务。

老年人拨打“12349”热线寻求帮助

预约助餐、上门保洁、上门康复训练……在上海市静安养亲苑,老年人可以在自家的养老院安享晚年。日前,在静安养亲苑获悉,“虚拟养老院”实现了“市级统筹、街道联动、企业加盟、老人子女实时监管、服务商联动”的服务模式,成为“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

在静安养亲苑养老,养老服务单位不仅能够看到养老院的实时监控,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所居住环境等信息也一目了然。“老人在这里住得安心,子女也放心。”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静安养亲苑还将利用“上海养老顾问”平台,通过智能系统对老人信息进行全方位24小时动态跟踪,让养老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便捷。

01图说:“虚拟养老院”覆盖居家养老人群

静安养亲苑是全市首个将“虚拟养老院”与“数字化养老院”深度融合的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自今年8月试运行以来,目前已为静安寺街道、徐汇区等4个区100多个社区的1500多名老人提供服务,累计服务24小时近2000人次。

在此基础上,通过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资源地图”,各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养老服务目录,合理分布、配置资源,通过划定区域、划定服务半径、明确服务事项、明确服务对象、明确服务标准等方式,逐步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体系。

图为静安养亲苑老人们正在观看“居家乐龄云课堂”

静安养亲苑一直是全市有名的居家养老模范,现在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受到了静安区民政局的肯定。据统计,全区目前已建立6家“长者照护之家”,实现了全区街镇全覆盖,共有养老床位1198张。

国内智慧养老案例

国内智慧养老案例

国内智慧养老案例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让他们晚年生活有尊严、有品质,是当今社会关心的焦点。

由于传统居家养老模式成本过高,老人未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服务,居家养老的成本成为了家庭养老的一大痛点。

在上海,老人、社区与机构之间的连接日益紧密,养老服务供给质量也难以保证。上海自2019年开始探索养老服务“上海模式”,着眼于养老服务创新与突破,按照“有场所、有设备、有队伍、有制度、有队伍”的要求,持续完善以“智慧养老”为载体的“1+N”大数据智慧养老模式,为辖区内特殊困难老年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智能养老管家”服务。

借助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将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商的服务需求进行分类,并且通过数据平台进行调配,将资源信息导入平台,通过热线电话与服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构建起老人、养老服务企业、政府、社区、第三方机构互联互通、共享信息的社区养老大数据平台。

服务中心主任陈国明介绍:“目前平台已录入老年人信息4500余人,每天拨打关爱电话2345人次,开展各类居家养老服务2900余人次。”

创新开展“党建+养老”工作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目前我市已建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04个,累计开展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达16万余人次。

2019年,我市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基本原则,持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创新开展“银发无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我市共建成12个日间照料中心,打造了8个镇级养老服务中心、4个村(社区)级养老服务站,共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16个、农村幸福院675个,提供老年人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上门服务,打造了15个养老服务站点,基本实现了县区全覆盖。

智慧养老与社会工作的案例

智慧养老与社会工作的案例

智慧养老与社会工作的案例分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22年3月18日,由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老龄办、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联合举办的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来自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养老企业带来的数十种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亮相,充分展示了江苏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成就。

本次博览会由江苏省、市民政局、江苏省老龄办、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共同主办,旨在打造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学习平台,促进经贸交流和行业合作,打造江苏养老服务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江苏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

国内智慧养老领军企业——禾康智慧养老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各类智能设备、互联网应用、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专业化服务团队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结合养老产业的实际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并结合相关资源,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安康通安康通秉承“普惠专业,优品多”的服务宗旨,以创新和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为纽带,通过创新和整合方式,为老年人打造出多样化、精细化、专业化、全天候的养老服务。安康通通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依托和整合外部优质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其中包括:提供基础生活照料、专科护理、日常生活照料、卧床老人护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目前,安康通已覆盖江苏、安徽、重庆、山东、安徽、甘肃、黑龙江等10余个省市区,累计服务范围内数千人次。安康通向全球招募专业照护团队,并选出20名照护师,团队成员包括但不限于康复、心理、营养、社工、医生、健康管理师等核心团队。

“未来,安康通将不断升级为‘链式科技养老’模式,将科技智能化、标准化、模块化推进到居家养老服务的每一个场景,让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养老系统经理(主导多个民政及养老机构项目)